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
天堂与地狱 #87

十二、天堂的一切事物

十二、天堂的一切事物与人的一切事物存在一种对应关系

87.今天的人已不知“对应”为何物。这种无知的原因有很多,主要原因是,人因爱自己、爱世界而远离了天堂。凡爱自己、爱世界高于一切的人只关心世俗事物,因为这些事物吸引外在感官,满足属世欲望;他不关心属灵事物,因为这些事物吸引内在感官,满足心智。所以,他把它们扔在一边,声称它们过于高深,难以领会。古人却截然不同。对他们来说,对应知识是一切知识的明珠。他们藉此获得聪明和智慧,属教会的人也藉此与天堂交流;事实上,对应知识是天使的知识。上古之人,也就是属天之人,出于对应本身思考,和天使一样。所以,他们甚至能与天使交谈。此外,主时常向他们显现,并教导他们。而如今,这种知识已全然遗失,以致人们不知对应为何物。

注:对应的知识远远胜过其它知识(4280节)。对应知识是古人的首要知识;但如今它完全被人遗忘(3021, 3419, 4280, 4749, 4844, 4964, 4966, 6004, 7729, 10252节)。对应知识曾兴盛于东方民族和埃及当中(5702, 6692, 7097, 7779, 9391, 10407节)。

属天的奥秘 #9713

内义   9713

内义
  9713.出埃及记27:1-8.你要用皂荚木作祭坛,长五肘,宽五肘;这坛要四方的,高三肘。要在祭坛的四拐角上作角,角要与坛接连一块,用铜把坛包裹。要作盆,收去坛上的灰,又作铲子、盘子、肉锸子、火鼎;坛上一切的器具都用铜作。要为坛作一个格栅,一个铜作的网,在网上,在它的四边上作四个铜环。把网从下面安在坛的围腰底下,使网直达坛的半腰。又要为坛作杠,就是皂荚木的杠,用铜包裹。这杠要穿在环子内,这杠要在坛的两边,用以抬坛。要用空心板作坛,你在山上怎样看到的,就怎样去做。
  “你要作祭坛”表主和对祂的敬拜的一个代表。“用皂荚木”表公义。“长五肘,宽五肘”表由良善和真理同等构成。“这坛要四方的”表因此而为公义之物。“高三肘”表就层级而言的完整或完全之物。“要作角”表能力。“在祭坛的四拐角上”表这能力的各个方面。“角要与坛接连一块”表这能力必须来自良善。“用铜把坛包裹”表良善的一个代表。“要作盆,收去坛上的灰”表移除使用后的东西之物。“又作铲子、盘子、肉锸子、火鼎”表充当容器并服务于各种功用或目的的记忆知识。“坛上一切的器具都用铜作”表它们都必须由良善形成。“要为坛作一个格栅,一个网”表感官层,也就是最末和最低层。“铜作的”表这也必须由良善形成。“在网上作四个铜环”表良善的气场,一个联结通过该气场实现。“在它的四边上”表处处。“把网从下面安在坛的围腰底下”表在最末和最低层面的感官层。“使网直达坛的半腰”表感官层的延伸。“又要为坛作杠”表将某种事物保持在一种良善状态中的能力。“就是皂荚木的杠”表公义的良善,以及源于这良善的能力。“用铜包裹”表良善的一个代表。“这杠要穿在环子内”表神性良善的气场的能力。“这杠要在坛的两边”表真理所源于的良善的能力和源于良善的真理的能力。“用以抬坛”表产生并保持存在。“要用空心板作坛”表适用。“你在山上怎样看到的,就怎样去做”表与天上神性事物的对应关系一致。
  

属天的奥秘 #2149

2149.“见有三个

2149.“见有三个人在他对面站着”表示神性本身,神性人身和神圣活动。这是显而易见的,无需解释。因为众所周知,有一个三位一体,这三位是一体。从本章明显看出,这是一体,如18:3说:“他说,我主,我若在你眼前蒙恩,求你不要越过你的仆人”,这些话是向那三个人说的。此外,18:10说:“有一位说,我必要回到你这里。”18:13:“耶和华对亚伯拉罕说。”18:15:“那位说,不然,你实在笑了。”18:17:“耶和华说,我所要作的事岂可瞒着亚伯拉罕呢?”18:19:“因为我认识他。”18:20:“耶和华说。”18:21:“我要下去,察看他们是否真的像那达到我这里的嚷叫声一样完结了;若是不然,我也必知道。”18:23:“亚伯拉罕说,你真的要把义人和恶人一同毁灭吗?”18:25:“你绝不会做这样的事;你绝不会这样。”18:26:“耶和华说,我若找到五十个义人,我就为他们的缘故饶恕那地方。”18:27:“我还敢对我主说话。”18:28说:“你就因为少了五个而毁灭全城吗?祂说,我在那里若找到四十五个,就不毁灭那城。”18:29:“亚伯拉罕又向祂进言;祂说,为这四十个的缘故,我也不做这事。”18:30:“求我主不要动怒;祂说,我在那里若找到三十个,我也不做这事。”18:31:“亚伯拉罕说,我还敢对我主说;祂说,为这二十个的缘故,我也不毁灭那城。”18:32:“亚伯拉罕说,求我主不要动怒;祂说,为这十个的缘故,我也不毁灭那城。”18:33:“耶和华与亚伯拉罕说完了话就走了。”由此可见,向亚伯拉罕显现的那三个人表示神性本身,神性人身和神圣活动,这三位本身就是一体。此处在内义上论述的主题是耶和华,祂向主显现,并且主感知到这种显现,但不是像显现给亚伯拉罕那样显现的,因为亚伯拉罕看见那三个人是真实的历史事件,但这代表神性感知,或从主处于人身或人性时所拥有的神性获得的感知。下文将论述这种感知。

目录章节

目录章节

目录章节